供養“80後”成長的港劇,更與何人說?


供養“80後”成長的港劇,更與何人說?

◎劉晗

再沒有一代人比“80後”更依戀電視,而且對港劇愛得如此深沉。至今難忘成長中通過港劇見識到了香港的花花世界:車水馬龍間的雙層巴士,到處林立的霓虹招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就算關上電視,起伏跌宕的劇情仍良久回味。

SBL》简伟儒致命三分 璞园本季横扫达欣

“吶,做人呢最緊要就係開心喇。”“你餓唔餓,我煮碗麪俾你食。”耳熟能詳的兩句港劇經典臺詞,人情味滿滿的寬心話不只是安撫傷感、抵禦迷惘的妙藥,更是香港人的生活圖鑑:身處逆境的底層爲理想打拼,面對生活一籌莫展,靠港式幽默苦中作樂。就像“冷麪笑匠”許冠文說的,香港人永遠有一種精神,就算是哭也是笑着哭。

幾乎所有“80後”劇迷都有過這樣的感嘆:我們長大了,再回看過去的港劇,每次重溫經典劇集就好似坐上神奇的時光機,秒回往昔,竟然毫無違和感。港劇節奏緊湊不拖沓、臺詞走心、場景生活化,以及接地氣的人設更容易給人以代入感。在亞視ATV與無線TVB平分秋色的鼎盛時代,兩家電視臺的相互角力,也成全了電視史上諸多頗似“神仙打架”的港劇經典之作。

只歡不愛:禁慾總裁撩撥上癮 茶茶

港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標誌性建築也成爲劇迷按圖索驥逛吃打卡的網紅景點。中環蘭桂坊是夜貓子消遣的好去處,《妙手仁心》裡Annie和Henry放工後常在Afterfive小酌愜意度過歡樂時光,讓很多人對個人未來發展滿懷憧憬,幻想着成爲像他們那樣在業界聞名、有着堅定信念的醫生或律師。而在香港的“心臟”地帶緊挨着兩個浪漫聖地,一個是梅豔芳《夢伴》裡唱過的煤氣燈街,《義海豪情》裡醒哥在此贈予九姑娘定情信物;另一個是《棟篤神探》裡莫探員和李慧慧兜兜轉轉最終重逢的半山扶梯。

落第骑士的英雄谭

深入樓宇窄巷的屋邨劏房,方可觸及普通港人真實的生活。深水埗的生記茶餐廳留下了《陀槍師姐》陳三元一家人的歡聲笑語,看過《廟街·媽·兄弟》,到了廟街則會感觸那個濃縮的江湖。舒國治在《香港的茶餐廳與冰室》提到過“冰室”的由來:在中環或尖沙咀這類炫亮之區不易見着,在陳舊灰暗的老商區的後巷背街倒可偶一見之,有懷舊癖者正好藉此尋幽搜古一番。

在港劇裡,大時代之下小人物的命運似曾相識:屋企總有個中意食燒臘的老豆、熬糖水的阿媽,還有逢初一、十五去大嶼山吃齋拜佛的婆婆,師奶們從銅鑼灣血拼歸來聊八卦喝下午茶,二十四孝老公下班繞路元朗買老婆餅,全家假期去茶樓吃早茶,必點蝦餃、腸粉、鳳爪、流沙包,情侶約會路邊攤吃炸臭豆腐、鉢仔糕……還有那些念念難忘的熒屏情侶,他們不着痕跡的演技令人浮想聯翩:《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裡小蝶含情脈脈的回眸伴着沈家豪悠悠的薩克斯風,《鑑證實錄》裡呼喚風車帶來好運的曾家原和聶寶言,《我本善良》中身陷家族恩怨的齊浩南和石伊明經受了重重磨難,《刑事偵緝檔案》裡徐飛和武俏君的結局至今意難平……

泽连斯基2023年收入大增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80後”感恩有經典港劇陪伴的青蔥歲月。事實上,當年“80後”看到的港劇並非原汁原味,但港劇北上並沒有遭遇水土不服,還有賴於貼合度極高的國語配音,可以說,這些幕後功臣出神入化的點睛之筆加速了港劇的傳播。而且,對粵語感興趣的初學者一度模仿粵語歌找靈感,《義不容情》的主題曲《一生何求》、《使徒行者》的片尾曲《越難越愛》等成爲“80後”百聽不厭的常駐歌單,尤其是在《聲生不息》裡重新演繹時,前奏響起,全場合唱、淚奔,像回到了那個沸騰年代。

在個性化消費的今天,注重隱私和沉浸式享受的“Z世代”青睞於彈幕裡的虛擬化陪伴,摒棄了過去電視前的個體圍觀。各大視頻平臺提供了多元化選擇,卻鮮有值得一刷再刷的新劇。速食文化當道,往往多倍快進就完結了一部“下飯劇”。隨着時光的推移,那些曾經供養一代人成長的經典港劇更與何人說?隨着大灣區的崛起,港劇和粵語歌能否再度復興?

中时社论》丁渝洲国安建言 赖清德要重视

供圖/豆子

罗美玲9月孕肚「绝美劈腿」写真曝光 宣布封肚:不要骗人生女儿